【编者按】目前时间节点下,集采政策的预期差以及中期业绩事件的推动,高值耗材的骨关节市场将进一步发生变化。目前骨科医疗器械生产力不足仍然是大问题。
本文首发于赛柏蓝器械,作者米克;经智能网大健康编辑,供业内人士参考。
骨科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15%据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医保和和个人支付能力的增强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我国骨科市场的治疗需求快速释放,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5%以上。
目前,国内骨科植入耗材厂商持续推进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国内骨科耗材厂商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去年,药品领域“4+7”带量采购政策的推出、医保控费的实施以及高值耗材领域两票制陆续在部分省市试点,这对高值耗材行业未来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7月中旬,国家医保局举行了有关于4+7集采的相关座谈会,诸多企业参加。从会议的内容上看,已经确定了集采工作将会大范围的进行联动。需要注意的是,集采从一家中标变为三家中标,可以看出集采政策趋向温和。
目前,骨科关节类相关产品是骨科植入物里的一个细分类别,由于非标品的属性,进行全国性集采的难度较高。
如果按照预期的新政,是多家企业中标,不会出现类似于第比较不复合常规的报价,目前的国产骨科的耗材的出厂价与最终零售价相差很多,这其中的降幅基本是由渠道供应商来承担,对厂家一端影响稍小。这意味着,当集中度提升,将更有助于头部企业份额的扩大。
生产能力不足仍是大问题目前骨科医疗器械按照治疗疾病种类不同可分为创伤类器械、脊柱类器械、关节类器械以及其他。
其中,创伤类骨科医疗器械一直是我国骨科医疗器械最大的细分市场;脊柱类虽然市场规模不如创伤类庞大,但却是增速最快的市场。
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骨科医疗器械行业起步晚,技术存在不足,尤其是在高值骨科医疗器械方面,国内企业普遍生产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主要依靠进口。从近四年的数据来看,进口额超百亿元。
对外出口上,我国企业生产的骨科医疗器械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以价格竞争优势拓展国际市场,出口地主要是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在70亿元左右。
进口产品逐渐被国产替代虽然目前跨国企业的骨科医疗器械产品在国内市场仍占有显著优势,但这些优势已经开始呈现削弱态势。
国内骨科器械产品凭着价格优势抢夺进口产品市场,越来越多的患者倾向于主动选择国产骨科器械,加上医保对国产产品的倾斜,客观上促进国产骨科器械需求增长。
目前,创伤领域基本完成进口替代,预计2020年左右将完成脊柱、关节等产品的进口替代。相较于创伤类和脊柱类产品,人工关节类器械是永久性植入产品,技术门槛高,制造工艺难且手术难度大,进口替代速度相对较慢。
骨科关节上市公司以骨科关节上市公司为例。
当今,中国十大骨科植入物品牌中,爱康医疗与春立医疗两个国产企业表现的较为抢眼。
同时,在市场推广上和大医院对微创骨科关节手术认可度的增加,微创医疗在国产骨科关节替代中表现也较好。
(图片来源:港股挖掘机)
目前时间节点下,集采政策的预期差以及中期业绩事件的推动,高值耗材的骨关节市场将进一步发生变化。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